汽车行业兼并重组:政府之手or企业之手 汽车行业兼并重组
产品积压,产能放空,企业恶性竞争,经营效益下降甚至严重折损,已成为汽车企业担心的事务。现在是经济进步的“冬季”,这已是很多人的共识。在这个“冬季”里,产能过剩的难题会比以往任什么时候候更显得突出。在这种背景下,兼并重组的大幕正在拉开,而开始大幕的,不仅有市场之手,还有政府之手,而且这两只手都很硬。
部委声音
工信部产业政策司表示———
要加快推进企业兼并重组
对比工业发达民族,我国的工业企业产业集中度低,大企业实力不强,小企业过多、过散,企业竞争能力、抗风险能力差。国际金融危机给国内众多企业带来生产经营压力就凸显了这一弊端,产业组织结构有待改善。
企业兼并重组,对于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工业企业集团,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更新,进步产业技术水平,推动企业自主创造,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质量量,应对外部环境波动的不利影响,具有特别重大的战略意义。因此,要加快推进工业企业兼并重组。
企业见解
听说主角看并购
江淮汽车:更欢迎项目合作
江淮汽车如今正处在国内兼并重组的风口浪尖上。外界一度盛传奇瑞汽车将兼并重组江淮汽车,江淮汽车董事长左延安在参与“两会”的间隙否认了这一听说。
和完全意义上的兼并重组相比,左延安更赞同产品制造项目上的合作。他说:“如果简单地从资本层面展开合作,很容易出现控制和被控制的心态,这恰恰形成了整合中的故障成本,容易产生难题。最终兼并重组后,优势没有叠加,反而互相抵消,不仅没能实现1 1>2的效应,1 1反而小于2了。”
长安汽车:海外并购不能买包袱
近来,长安汽车成为海外兼并重组听说中的主角其中一个。外电一直传言南方汽车有意收购沃尔沃汽车,南方汽车股份总裁、长安福特董事长尹家绪对此只淡淡地说了三个字:“了解了。”虽然南方汽车收购沃尔沃的条件是最好的,然而,尹家绪却说:“大家不能冒进。”
南方汽车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最需要的是技术,最需要的是不带来包袱的技术。这也是多家中国汽车企业的心声。
专家见解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张小虞提议,民族在鼓励汽车企业兼并重组经过中,必须要有壹个统一的政策,对于一些跨地区、跨省市的兼并,应给予更多的政策和税收支持,同时也要平衡好地方政府和汽车企业之间的利益,合理分配税收。
汽车解析师贾新光认为,汽车行业重组之因此推进缓慢,更多是由于企业间的合纵连横牵扯到各地方政府的既得利益,此番能不能真正推动,仍有待观察。
国务院进步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主任钱平凡认为,从历史来看,“拉郎配”的合作难以为继,让双方受益、实现真正融合才是重组的正途。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进步室主任赵英说,对于靠行政力量主导企业重组并不乐观。他认为,市场经济本身的调整机制就是在市场的低谷时调整剩余生产力,淘汰落后生产力,到下壹个高峰的时候再起步。
中汽研汽车产业进步研究所副主任傅连学指出,规划着重以结构调整为主线,意在推进汽车产业结构优化更新。具体来说,一边推进企业联合重组,一边以新能源汽车为突破口,以增强企业自主创造能力,形成竞争优势。
汽车茶馆
选拔民族队不能“拉郎配”
我国的汽车企业进行兼并重组,无论从何者层面上来说,都应该是一种市场行为而不是行政行为。应该是两个企业结合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充分思考到互补性和互需性,在自愿的基础上,通过改变资本结构摆脱困境的方式。重组完全不是一种简单的企业合并,更不应该由政府来分配决定谁跟谁重组,如果轻率地“拉郎配”,难免会造成重组企业之间的不适症,导致重组失败。
企业规模和生产成本和效益成正比,但并不能简单地说企业规模上去了,生产成本和效益就一定能上去。因此,要深度整合,真正把研发、采购、渠道整合,形成规模,降低成本,才算达到重组的目的。同时合并之后,很多方面都要磨合,比如原料、工艺设备、人员素质、组织结构、管理方法、激励机制等,都是很大的难题。因此,重组不能走形式,要走一步看两步。
(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