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保创新协作
国产飞机的出现,为我国MRO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对奠定并提升维修工程能力,占据未来新机型运维市场地位具有实际意义。,“维”保创新协作
导读:
国内飞机的出现,为我国MRO提供了重要的进步机遇,对奠定并提高维修工程能力,占据未来新机型运维市场地位具有实际意义。后疫情时代,举行业之力,搭建航材互援互助共享平台,通力协作进步国内民机航材供应链的保障效率和现代化管理水平,将对国内民机战略的推进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500)this.width=500">
10月20日-21日,由中国航空学会民用飞机运行支持技术分会和上海市航空学会联合主办,山东省航空航天学会、陕西省航空学会支持,青岛航空股份有限企业、山东太古飞机工程有限企业、中国商飞上海飞机客户服务有限企业和上海广尧商务咨询有限企业共同承办的第五届民用飞机运行支持技术国际论坛和第26届民航飞机航线维修暨航材互援年会在青岛成功召开。
现场速递:
加强航材管理是航空企业和维修单位挖潜增效的必要措施,也是进步经济效益的决定因素。
500)this.width=500">
钱惠德
适航审定处处长
中国民用航空华东地区管理局
钱惠德处长以从适航审定看国内民机航材的管理为主题展开演讲。报告伊始,钱惠德先生说明了零部件适航审定的批准方法,并针对航材保障目前面临的困境从下面内容两个方面提出了相关提议:一、从生产许可证持有人层面:(1)建立直接供货授权(DSA)程序;(2)鼓励供应商在国内配置零部件生产企业;(3)通过PC持有人、供应商共同的权益转让,培育国内企业依照协议申请OEM件的PMA。二、从航空企业和维修单位层面:(1)基于运行和维修数据,建立科学的精准的航材管理;(2)维修单位提高能力,逐步介入制造业,特别是和PC持有人、OEM建立广泛的联系,寻求相关零部件的制造。
航空企业和维修单位加强航材保障,有助于在役飞机的生产运营,同时降低航材占用资金的情况,最终达到运营和经济化平衡点。
500)this.width=500">
柏文华
运行支持总师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职责企业
迄今为止, ARJ21已累计交付9家用户,63架飞机,运行超过11万小时,67000万次起落,累计运送了超过360万的旅客,开通航空223条,通航城市将近100座城市。
为实现ARJ21飞机的安全、顺畅经济运行,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职责企业运行支持总师柏文华说明了贯穿于飞机全寿命的客户服务体系,同享ARJ21一直以来新机型在投入运行经过中遇到的挑战和应对措施。商飞企业始终坚持以难题为导给、目标为导给,采取多方面措施来应对挑战,完成从产品支援到客户服务的转变,最终打造高效经济的ARJ21维修体系,提高用户尝试。
500)this.width=500">
马红亮
客户服务中心主任
中航西飞民用飞机有限职责企业
中航西飞民用飞机有限职责企业客户服务中心主任马红亮先生由运营支持体系简要回顾、运行支持体系进步现状、新舟海外运行支持经验、运行支持体系技术前沿四点展开探讨同享。他提到:运行支持作为民机主价格链的重要环节,是民机制造业的主要利润增长点。目前国内的服务体系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然而在整体型号支撑上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同时标准体系不够完整和统一。需要在行业层面从体系和服务标准上持续投入,支持民机服务的进步,随着国内民机机队数量不断增长、海外市场的不断扩展以及全行业的共同参和一定能够更好地促进中国特色的民机运行产业和生态进步。
现场掠影:
500)this.width=500">
500)this.width=500">
500)this.width=500">
500)this.width=500">
本届论坛以“‘维’保创造协作,‘材’享无忧飞行”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45家航司及MRO企业及20余家厂商单位约400余位嘉宾参和。论坛围绕推动优化国内民机运行支持体系建设,搭建共享协作互助平台作为决定因素的战略性难题展开深入探讨,大会小编认为是一个探讨、合作、共同化解难题的平台,为中国民航业的进步、为全球民航业的提高做出努力和贡献。
为了确保飞机的安全运行、减少机械缘故导致的航班延误或关掉,充分发挥各企业机务维修力量及航材保障能力,现在有41家成员单位现场参和航线维修暨航材互援联盟年会倡议签字仪式。
(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