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 未来一周天气预报
智能交通这个词,这几年以前所未有的频率不断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而出行的人也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了智能交通的建设进步给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比如说城市公共交通采用一卡通的便捷快速刷卡换乘、联网售票以及互联网、电话、手机付款等多种购票方法等等。然而,这只是智能交通体系在初级阶段的呈现.
智能交通这个词,这几年以前所未有的频率不断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而出行的人也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了智能交通的建设进步给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比如说城市公共交通采用一卡通的便捷快速刷卡换乘、联网售票以及互联网、电话、手机付款等多种购票方法等等。然而,这只是智能交通体系在初级阶段的呈现。
事实上,作为未来交通体系的进步路线,智能交通的技术和手段正在日新月异地进步,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信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控制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高科技使传统的交通玩法变得更加聪明、安全、节能、高效。创造技术构建的智能交通体系,可以让你上班顺路搭车,或者坐着自动驾驶汽车离家前提前预订好停车位,利用大数据减少交通拥堵……
大众对出行的美妙憧憬,都将在不远的未来变成身边的现实。
“从未来驶来”
五年后,十年后,大家将怎样出行?是驾驶着全太阳能动力汽车,还是开上基于人和车互动的智能网联汽车?上个月举行的首届上海国际车联网和聪明交通展览会,为大众近距离了解和接近创造科技打造的智能交通提供了机会。
这次为期三天的展会吸引了数十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参展,通过共享出行、智能车出行、公共出行、另类化出行工具四大主题,借助丰盛多彩的尝试项目和参展展品,不仅展示了当下新鲜的智能交通技术,更描绘了未来特点化聪明出行的蓝图。不少观众表示,“从未来驶来”的智能交通,并不是高冷的枯燥科技,而是一种流行、充满活力的生活方法。
展会现场最受欢迎的“回到未来·荧光迷宫”,给观众带来了一场有关聪明交通的沉浸式尝试。设计者通过这些多种多样的尝试和参和形式,让观众思索自己和交通的关系,把聪明交通最好玩的一面晒在观众眼前,让人沉浸其中,仿佛置身未来。荧光迷宫的一大亮点是虚拟驾驶座舱,两台不同的虚拟座舱尝试器主打抬头显示设备、声音控制和新型车机仪表盘设备等,通过增强现实技术,将驾驶员发车时需要的GPS定位、车辆行驶信息、路况信息等全息投影在模拟的“前挡风玻璃”上,在尝试器前方将播放预录视频,配合尝试者的操作,让观众感受到多种车载辅助驾驶设备给大家的出行带来的新鲜尝试。
在共享出行交通工具展厅,共享和另类出行工具在荧光中显得异常前卫,观众可以尝试分时租赁摩拜单车。而在迷宫外侧的测试场,更多的另类出行工具也被参观者试玩,比如可以让骑车离家更轻松的云马智行车,既可以通过骑行来存储产生的能量,并用以克服路面阻力,又可以直接切换至电动玩法,让尝试者省时又省力。
爱普车辆展出的一辆以铝合金为骨架的全铝透明纯电动车,则让大众看到了未来轻量化公交的有效尝试。以铝合金代替钢结构,能够把一辆12米长公交车的重量从13.5吨减少到12.4吨,节约能源6%到9%。目前全铝纯电动公交车已经在部分城市运行,上海迪士尼乐园内的短驳车也是由该企业提供的。
在太阳能发电领域颇富名气的汉能携旗下两款太阳能电动汽车公开了此次展会,除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其先进的薄膜发电技术,还公开了专为全太阳能动力汽车开发的智能出行管理体系。汉能太阳能车型在车身升分别集成约3.5—7.5平方米的柔性砷化镓薄膜电池,在光照5到6个小时的条件下,日均发电量8至10度,可以驱动汽车行驶80公里左右,每年行驶2万公里以上,从而满足城市常规交通代步需要。通过智能出行APP,无论用户在任何地点,都可以掌握汽车的充电情形、汽车储能电池信息、附近充电站以及其他太阳能电动车情形、近期天气情况和太阳辐射情况等一系列行车出行数据。
让交通更绿色高效
作为“互联网+同享”经济的一部分,倡导同享、绿色出行的网约车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速度走进大家的生活。据统计,2024年网约车交易规模增长迅猛,达到370.6亿元人民币。易观智库预计,2024年中国网约车交易规模将增长50.9%,达到559.3亿元;到2024年将突破813.8亿元。网约车市场上的龙头滴滴提供的数据显示,2024年春运期间,滴滴跨城顺风车拼车平台一共运送了190万名乘客,等于于两千多列动车组的运量,或者中等航空企业的规模。
现在初,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滴滴媒体研究院和无界智库联合公开的《中国智能出行2024大数据报告》指出,同享经济通过释放社会化运力,可以有效缓解高峰期的出行难题。通过释放社会化运力,同享经济每天能为城市减少114.3万辆车出行,或增加114.3万辆次的运输能力。其中,快车拼车减少出行量63万辆次,顺风车减少出行量51.3万辆次。
除了滴滴、Uber为代表的创造企业开始切入国内出行共享领域,奔驰、宝马、通用、福特等传统汽车制造商也正在转变为互联网出行服务商。2009年戴姆勒就推出car2go车辆共享服务,现在1月份,重庆成为“car2go”玩法在亚洲推行的首个试点城市。宝马的汽车共享项目DriveNow则在2011年公开,2024年这项业务已经达到了盈亏平衡。除了这些之后,大众Quicar、丰田Rakumo、菲亚特Enjoy、福特ford2go等车辆共享玩法虽然不尽相同,但都开展得风生水起。
随着同享出行玩法的推进,以及政策的逐渐明朗化消除了私家车从事网约车行业的顾虑,这会使得滴滴、Uber等网约车平台上可供运用的车辆更多,进一步提高用户运用尝试。传统的出租车企业和汽车租赁企业也将被倒逼进入网约车市场。将来,租车业务或将综合互联网化,有越来越多的交通出行信息可以被获取,这些具有价格的交通数据对于智能交通进一步进步将起到重要的推动影响。城市管理者通过共享的海量大数据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可以了解每个人的需求,从而提高出行的智能化水平,更好地满足大众的特点化出行需求。
车联网实现车路合一
虽然特斯拉的自动驾驶车事故遭到了非议,然而谷歌、度娘等互联网企业和大批的传统汽车厂商正研发推广的无人驾驶车辆,无疑将是未来智能交通的重要内容。而作为智能交通的基础,车联网技术也进步迅速。车联网包括三个部分,除了和云端的连接外,还包括车和车,车和道路基础设施的连接,即车和环境的互联,这是面给未来聪明城市和无人驾驶汽车的决定因素技术组成部分。
目前,我国车联网和智能交通行业处于初级阶段,车车通信和车路协同是未来进步路线。当前车联网仅仅是车上有通信装置的车载导航娱乐体系,车辆能够通过公网和车辆后台进行通信,获取导航等初级服务。未来有望通过无线短程通讯技术,实现车和道路的信息交互,以获知周边车辆速度、位置信息等微环境信息,预测事故概率,进步行车安全性及交通效率。
未来大众将要采用的智能交通体系,是一种先进的一体化交通综合管理体系。在该体系中,车辆靠自己的智能在道路上自动行驶,公路靠自身的智能将交通流量调整至最佳情形,借助于这个体系,管理人员对道路、车辆的行踪将掌握得一清二楚。
上个月的上海国际车联网和聪明交通展览会期间,大众有幸目睹了未来车联网智能交通的一次“预演”——由清华大学自动化智能交通研究团队带来的“车路协同”体系在浦东花木路上进行了示范,这是国内第一次在大型城市市中心主干道进行的智能网联汽车实路尝试。这套“车路协同”体系能够基于车和车之间通信,互相了解对方的行驶意图,一旦有碰撞的危险,就会发出声音警告驾驶员。而在路边配置的“跟踪式微波雷达”则基于车和基础设施之间的通信,能在壹个路线同时跟踪60多个目标,并通过路边的显示屏告知驾驶员盲区来车。如果接入“智能红绿灯”,还可以告知每辆车以如何的速度区间前行,在绿灯时正好通过路口,使路口通行更高效。
我国机动车产销的高速增长将带动车联网渗透率快速提高。去年我国车联网市场规模已经达到1500亿元,车联网的渗透率达到10%,未来几年,车联网的渗透率将进步至20%,市场规模有望翻番。
政策助推智能交通进步
为促进交通和互联网深度融合,推动交通智能化进步,民族发改委和交通部日前印发了《推进“互联网+”便捷交通促进智能交通进步的实施方法》,从政策层面为我国智能交通的进步进行了强力支撑和助推,将对整个行业产生深远影响,智能交通也再次站上“政策风口”。
这个《实施方法》的内容涵盖面等于广泛,具体来讲,《实施方法》明确,实施“互联网+”便捷交通重点示范项目27项,到2024年基本实现公众通过移动互联终端即时获取交通动态信息,掌上完成导航、票务和付款等客运全程“一站式”服务,提高用户出行尝试;基本实现重点城市群内“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重点营运车辆(船舶)“一网联控”;线上线下企业加快融合,在全国骨干物流通道率先实现“一单到底”;基本实现交通基础设施、载运工具、运行信息等互联网化,体系运行更加安全高效。同时,还将立足“十三五”、着眼更长时期的进步需求,逐步形成旅客出行和公务商务、购物消费、休闲娱乐相互渗透的“交通移动空间”。
在完善智能运输服务体系方面,《智能交通实施方法》提出,打造“畅行中国”信息服务,形成涵盖运输、停车、租赁、修理、救援、衍生服务等领域的综合出行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实时、多样化的信息查询、公开和反馈。加强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支撑是决定因素基础,根据方法,我国将建设先进感知监测体系,形成动态感知、综合覆盖、互联的交通运输运行监控体系。构建智能运行管理体系、健全智能决策支持体系是“重头戏”。方法明确,完善交通管理控制体系,提高装备和载运工具自动化水平,鼓励研发定制化智能交通工具,推进旅客联程联运和货物多式联运;健全智能决策支持体系,充分利用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数据资源,挖掘解析人口迁徙、公众出行等特征和规律。
事实上,这不是政府部门第一次在政策上大力促进智能交通建设。交通运输部2024年12月就公开《关于综合深化交通运输改革的意见》,改革将在综合交通运输体制、交通运输现代市场体系、收费公路体制、现代运输服务等领域取得突破。2024年12月,发改委和交通运输部联合公开《城镇化地区综合交通网规划》,提出构建城镇化地区以轨道交通和高速公路为骨干,以普通公路为基础,高效衔接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快速便捷交通运输网络。此次《规划》还积极研究进步“互联网+便捷交通”,强化信息放开共享,进步智能交通。
可以预见,在“互联网+”的大潮下,智能交通的应用也将越来越广泛,大家的出行,也将越来越方便、快捷.
(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