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这些技术 使用技术可能带来的问题
交通混乱、拥堵和事故对于中国大城市,尤其是北上广来说,一个长期顽症,而这一难题在未来几年有望借助智能交通体系(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产业的进步得到化解。
据Global Market Insights现在公开的一份智能交通体系的市场研究报告显示,该产业自2024到2024年会出现井喷式增长,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3%,并在2024年形成壹个475亿美元(约3170亿人民币)的市场。其中,亚太地区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继续扩展,会成为增长的主力。
这一领域的应用特别之多,而且都指给如道路安全、交通顺畅以及运输效率这些痛点。
智能交通定价体系(Advanced Transportation Pricing System)可以让每个人的出行更加省时。体系可以根据各地拥堵情况智能调节价格,大众可以合理选择交通方法、交通路线,避免拥堵,减少能源浪费,降低时刻成本。
智能定价技术在2024年已经形成了壹个48亿美元的市场,预计在 2024年会达到 132 亿美元。
电子稳定控制体系(Electronic Stability Control Systems),即汽车界俗称的ESC,是一种辅助驾驶功能, 它能自动对车身的不稳定性进行矫正,有助于防止事故的发生。ESC应用顶级的传感技术来判断驾驶者行驶路线的意图,在车辆开始偏离道路时,体系启动干预措施,将车辆引导回正确路线。
报告指出,该技术将在未来几年大规模应用,让出行更加安全。除了这些之后,特斯拉的自动驾驶(Autopilot)可以看作是ESC的进阶版。而目前Google全自动驾驶的应用,则让大家看到了更远的未来。
除了这些之后,智能交通管理体系(Advanced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System)目前已经应用到国内主要城市的市内交通和许多高速公路上,这一体系可实时报告天气情况,并帮助躲避危险地段、道路施工及事故。
据该报告称,这套体系会在未来几年变得更高效智能,并将继续渗透进交通体系,变得无处不在,其市场规模在 2024 年将达到 184 亿美元。
当然,交通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将极大的有利于公交体系。这一产业将以每年约 13% 的速度增长, 并也许在 2024 年之前在一些地区实现全自动化的车辆定位和运行,以及实时乘客信息记录。
这一领域的竞争不可谓不激烈,如西门子、日立、IBM等企业都已在其中有较大投入。
这些技术对大家来说都已不再陌生,而未来几年将是其应用逐步拓展、普及的经过。当智能体系的覆盖率达到一定程度,整个交通的安全性和效率将也许实现质的提高。
(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