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没式or间接式冷却 浸没式超滤图片
车辆电动化在全球范围内已成为主流动向,根据《bp全球能源统计年鉴》预测,2040年全球范围内将达到10亿辆电动轿车及卡车。根据中国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统计数据,截止2024年第一季度,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经达到891.5万辆,占汽车总量的2.90%,同时一季度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达111万辆,占新注册登记总量的16.91%,较去年同期同比增长138.20%,呈高速增长态势。
持续增长的新能源车保有量也对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诸如进步续航里程、减少充/换电时刻、提高安全性能等也成为时下研究热点。基于这种情况,嘉实多最新公开了嘉实多E启护电动车热管理液,致力于从电池热管理液的角度化解难题,助力E时代进步。
目前主流的电池热管理方法仍然采用的是间接式冷却。这种冷却方法技术成熟,主要运用水基冷却液(例如水-乙二醇溶液)相比于过去的风冷等玩法极大改善了电池的性能。但随着电池工况的复杂程度提高、快充和里程焦虑等难题的增多,间接冷却的劣势愈发明显。首先冷却液通过冷板和电池接触,冷却效率有限。其次,由于冷板一般只能和电池一端接触,会造成电芯内部和电芯之间均温性差。同时,水冷板的存在也会限制车身内部电池包的设计和配置布置。
相较于现在主流新能源车应用的水-乙二醇(50-50)的间接式冷却方法,嘉实多E启护电动车热管理液采用了特殊配方,具有如下优势:
1. 具有强大的绝缘性能,可以和电池直接接触进行冷却,同时可防止电击穿和着火,保证电池的安全性能;
2. 粘度相比传统介电油液更低,可以实现对电池热量的高效热传导,避免电池局部热量堆积,实现电芯内部和电芯间更好的均温性,适应面给未来的快速充电;
3. 具有优异抗氧化性能,能够保持油液全寿命周期的持久运用,在电动车驾驶寿命内维持电池性能。
从上比中,可以发现在相同的充电工况下,现有的水-乙二醇间接冷却方法,在充电一定时刻后便无法将电池温度控制在较为安全的范围内,也许会有电池容量损失甚至热失控风险(参考上图);而嘉实多E启护电动车热管理液则可以将电池温度一直控制在较为理想的职业温度内(参考上图),保持电池具有较好的职业和安全性能。
同时,对比最终电池电量,可以发现采用水-乙二醇间接冷却方法进行充电,由于温度过高触发了电池管理体系的管理制度,会放缓充电功率从而无法在特定时刻内达到充电目标;而采用嘉实多E启护电动车热管理液则可以保持温度正常,达到充电目标。
随着未来超快充基础设施的推进和消费者对充电效率标准越来越高,嘉实多看到已经有车企和动力电池的厂家采用直接浸没式冷却设计,那么结合专门油液(如嘉实多E启护电动车热管理液),会进一步助力新能源车辆的加速普及。
(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