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智能家居

IDC:2020年智能音箱市场销量3676万台 idc2021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25-03-27
摘要:1月28日上午消息,《IDC中国智能音箱设备市场月度跟踪报告》显示,2020年智能音箱市场销量3,676万台,同比下降8.6%;其中带屏智能音箱占比35.5%,销量同比增长31.0%。,IDC:2020年智能音箱市场销量3676万台 idc2021

 

  1月28日上午消息,《IDC中国智能音箱设备市场月度跟踪报告》显示,2024年智能音箱市场销量3,676万台,同比下降8.6%;其中带屏智能音箱占比35.5%,销量同比增长31.0%。预计2024年中国智能音箱市场销量将超过4,200万台,同比增长14%。

  报告指出,此次整体市场下滑主要受到疫情、渠道调整和应用场景有限三方面影响。

  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智能音箱市场的竞争格局依然维持着三强争霸局面(阿里巴巴、度娘和小米),销量共占市场份额超过95%。

  下面内容为IDC中国智能音响报告全文:

  北京,2024年1月28日

  《IDC中国智能音箱设备市场月度跟踪报告》显示,2024年智能音箱市场销量3,676万台,同比下降8.6%;其中带屏智能音箱占比35.5%,销量同比增长31.0%。此次整体市场下滑主要受到疫情、渠道调整和应用场景有限三方面影响。

2024年智能音箱市场竞争格局

 

  2024年中国智能音箱市场的竞争格局依然维持着三强争霸局面,销量共占市场份额超过95%,其中以阿里巴巴的天猫精灵和度娘的小度智能音箱之间的竞争尤为激烈。从2024年销量来看,阿里巴巴的天猫精灵销量位居第一。而2024年第四季度,度娘和拼多多的合作为其赢得了该季度的销量冠军宝座。

 

  而在带屏智能音箱市场上,度娘以63.4%的市场份额保持领先。带屏音箱上的先发优势及不断更新的交互尝试为小度在家系列音箱积累了良好的口碑;2024年其带屏产品矩阵进一步完善,且渠道渗透力不断提高。

2024年智能音箱市场展望

 

  中国智能音箱市场是在以厂商为主导的市场教学下超速进步起来的,必然会故事一段沉淀,从而确保市场的可持续进步。经过2024年的调整,2024年中国智能音箱市场将进入更加健壮常态的进步轨道,即通过渠道运营、产品更新和品牌打造,实现市场规模的稳定增长。预计2024年中国智能音箱市场销量将超过4,200万台,同比增长14%。未来一年,市场将面临的挑战主要来自下面内容三方面:

  1.短期供货短缺难题

  从短期来看,上游屏幕和模组等元器件的供应紧张,将对于现在第一季度的供应造成一定压力,整体上半年的渠道备货周期预计会有不同程度的延长。

  2.下沉市场将成为进一步扩大用户基数的重要来源

  2024年智能音箱的渠道结构故事了明显变化。随着运营商补贴的减少,传统电商平台的流量增长空间收窄,未来线下零售渠道尤其在下沉市场的拓展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影响。除此之外,度娘和拼多多之间的合作,侧面展示出下沉市场的潜力。下沉市场的深耕不仅在于线下零售渠道渗透,通过新兴社交电商平台对下沉市场的流量进行开拓同样具有可借鉴性。

  3.应用场景拓展是智能音箱产品长期可持续进步的基础

  智能音箱对应用场景的挖掘从开始的生活助手、音乐播放和家居控制逐渐延展到视频娱乐和教学领域。随着大众用户对于这一产品的接受和熟悉,新鲜感褪去后的产品本身的应用价格将成为刺激消费需求的重要方面。进一步提高智能音箱的交互能力,充分调动多设备协同,深化家庭应用场景,将更有利于强化其作为智能家居中心设备的地位。

智能家居中心之争

  随着智能音箱市场的爆发,智能电视和智能手机厂商纷纷加快对智能家居领域的寻觅,智能家居中心之争由来已久。IDC中国顶级研究经理潘雪菲认为:“智能家居的中心并非唯一。作为家庭场景下的交互载体,智能音箱、智能电视和智能手机之间各有优劣势,且可互为补充。智能家居场景下的设备将会以分布式中心的形式呈现。”

  对厂商布局而言,决定因素在于两点,一是掌握家庭场景下用户交互的核心平台,例如人工智能助手平台或操作体系;二是建立智能家居中心在设备协同上可持续的赋能和服务能力。

  从用户交互和设备协同角度看,智能助手在家庭场景下显得尤其重要。它不仅通过对话式AI提高了远距离的人机交互能力,更逐渐集中视觉、传感等多种识别方法进一步丰盛交互尝试。这也是智能音箱产品一直以来能够持续吸引各方关注,甚至推动智能家居市场给前进步的重要缘故。

  IDC中国顶级研究经理潘雪菲认为:“智能音箱作为智能家居的中心设备其中一个,在交互方法的丰盛性、设备连接的广泛性、以及应用和更新的灵活性方面都具有明显优势。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而且利用这些优势对现有家庭设备充分赋能,对未来家庭场景的多元化服务进行寻觅和布局,将成为智能音箱市场可持续进步的重要动力。”

(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