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智能家居

Smart smart原则五要素的介绍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25-03-27
摘要:IoT(物联网)首先找到实际应用情境的市场,是在“智能家居”系统上;包括智能门铃、门锁、照明、温度计等等,都是现在已经有产品上市、而且卖得还算不错的类别。,Smart smart原则五要素的介绍

 

  IoT(物联网)首先找到实际应用情境的市场,是在“智能家居”体系上;包括智能门铃、门锁、照明、温度计等等,都是现在已经有产品上市、而且卖得还算不错的类别。

  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在目前市场上的450个IoT(物联网)平台之中,有21%的比例是针对智能家居应用设计的;虽然家用IoT(物联网)市场已经逐渐成形,但不得不说,目前供应给消费者的这类产品,化解的多半并不是真正的难题、也没有抓到真正决定因素的购买族群。

  因此,笔者在这里提供多少策略给IoT(物联网)产品经理们参考,希望能帮助大家设计出更实用、也更能引起顾客共鸣的方法。

  目前的方法只化解了“第一层”难题

  目前所谓的智能家居产品,多半只能做开关电灯之类的简单动作,有些则可以做稍微复杂一点的事,例如在关上百叶窗的同时打开影音体系。换言之,这些产品是根据预先设定的用户数据、运用场景、以及事件状况,在特定条件下自行启动、或是由运用者启动,来将某些流程自动化。

  虽然这些产品都有一定程度的方便,但它们化解的都只是“第一层”的难题、也只对少部分用户有明显的帮助。

  如果要让智能家居领域的IoT(物联网)产品真正起飞,必须让它能做比“开开关关”更上一层的事务;也就是说,大家必须从头思索智能家居是如何回事、而且让产品能化解真正的生活痛点。

  化解难题、打到痛点

  智能家居要化解的,是大众真正会碰到的难题;例如大家往往要请假在家,等不了解啥子时候才会来的水电师傅上门,就是「人」的难题;这种难题很实际、而且成本很高。

  相较之下,必须站起身来走到房门口去关个灯,其实根本就不算是难题。

  前面说的“水电师傅”难题虽然是发生在家里,但其实也会影响职业。这些难题每天都在大家身边发生、也都在影响大家在家里和外面的生活。

  因此,好的智能家居体系必须特别深入的整合这多少要素:

  1、人

  2、流程

  3、技术

  而且也必须思考到,其中光是“人”就牵涉到屋主、访客、以及服务供应者;同时,必须有足够的功能和应用弹性来提供更高的效益,而且运用的结局必须为生活带来改善,而不是扰乱。

  或者用另外壹个方法来想:智能家居方法应该具备类似“助理”的功能(就像是钢铁人电影里的“老贾”),由于光是在房子里装上自动化功能,并不能化解人的难题,必须有助理来帮忙才行。

  人、状况、化解方法

  下面内容的多少模拟案例,说明了“智能家居助理”怎样透过联机功能和因应实际状况的逻辑,来化解常见的“人的难题”:

  ►维修服务

  府上配置的智能家居助理,侦测到厨房水槽的排水速度比平常慢,于是自动连上水电行的在线排程体系,预约当天师傅来维修的时刻。

  由于体系了解当天无论兄弟们要上班,因此会提供壹个单次运用的开门密码给师傅、并暂时关闭保全体系,让师傅可以进来修理。至于无论兄弟们,则可以在办公室透过家中的保全监视器,直接看到师傅的职业进度。

  ►通勤规划

  智能家居助理侦测到无论兄弟们平常的上班路线有事故发生,于是提早15分钟叫无论兄弟们起床,以便提供充裕的通勤时刻,让无论兄弟们不会迟到。

  同时,它也会跟无论兄弟们车上的导航体系联机,预先规划避开事故地点的路线。

  ►智能转接

  当无论兄弟们还在上班的时候,小孩的学校打电话到家里来;由于体系判断这是一通重要电话,于是决定自动转接给家长。

  由于无论兄弟们的行事历显示当时正在开会、但另一半有空,因此体系就把电话转给无论兄弟们的另一半,而不打扰无论兄弟们开会。

  ►老人居家安全

  某位老人独自在家,但体系发现他待在厨房的时刻太长,而不像平常一样,同一时刻已经回到客厅。

  在超过15分钟没有侦测到任何动作之后,体系自动拨电话给119、而且以简讯通知附近邻居,同时将大门解开,以便让到达的医护人员快速进入。

  产品经理和工程师的重点策略

  ►以“居家助理”的角度思索

  光是体系并不会主动化解难题,但助理会、而且助理可以为用户带来更高的生活效益。

  因此,设计者的思考必须从“我拥有某某技术,因此我可以化解啥子难题?”改成“我碰到了某某难题,那么我可以创新出啥子产品来化解它?”

  ►从生活动主题线中找到机会

  观察无论兄弟们的潜在用户壹个星期,发现对他们日常生活带来最大困扰的事务。

  这些事务也许是突然发生的状况(某个用品坏了)、或是不得不做的事务(例如买菜)。对于这些事务,居家助理可以帮上啥子忙?找到最大的难题,就有机会激发出最好的化解方法。

  ►有头有尾的化解方法

  对于生活中也许发生的状况,壹个好的化解方法必须包括预防、侦测、修复三个功能。

  所谓预防,包括监控、微调、以及维护;侦测则是在难题发生之后,立即进行状况评估和报告。

  至于修复则是化解难题的必要流程,包括诊断、协调、以及修理。壹个好的智能家居体系,必须能够兼顾上述的这些需求。

  ►针对生活方法和类型来设计

  一般来说,诸如家庭事务管理、家用体系维护、电器和科技产品的操作和管理、健壮和人身安全、生活辅助、活动主题行程规划等等,都是大家生活中常见的协助需求。

  虽然这些服务看起来大同小异,但对于像是单身或已婚人士、有没有小孩、核心或多世代家庭、或是小孩已离家的空巢期夫妻等等,处于人生中的不同阶段、家中状况也互异的族群而言,需要的协助内容其实并不太一样。

  因此,好的智能家居体系必须能兼顾这些人士的需求、或是针对上述特定类型人士的生活方法来设计。

  ►连结不同的外界资源

  能化解难题的方法,通常都包括了人、流程、技术、以及工具这多少要素;而这些要素之中,也许有一些并不在家里。

  因此,越能整合、而且自动运用这些“不在家里”的资源,体系能提供的效益就越高。以上面的例子来说,如果居家助理能整合来自用户行事历、以及水电行排程预约体系的数据,就可以大幅简化安排维修的流程。

  ►跳出“家”的框架来思索

  虽然叫做“智能家居”体系,但真正的重点在“人”,而不是家所在的“房子”。

  它所提供的服务或许是从家中开始,但也许是在家以外的地方完成;也也许从家以外的地方开始,但回家后仍继续进行。

  因此,大家在设计产品的时候,思索的方法应该是以“人的活动主题”为主体,让运用者在家中、以及在外面的尝试彼此连结,来获取完整而流畅的服务,而且化解生活中遭遇的难题,这才是IoT(物联网)的价格所在。

(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