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月10日,上海市发布了《上海市智算中心建设导则(2025年版)》统筹了智算中心的规模、布局、用能, 构建以多元异构、集约高效、安全可靠、绿色节能为特征的智能算力基础设施产业体系,《导则》从应用需求、选址布局、资历资质、设计指标、评估检测和用电、碳排放强度等方面对智算中心的建设有详细的要求。,全国首个 全国首个户外消防直播间开启

1月10日,上海市公开了《上海市智算中心建设导则(2025年版)》统筹了智算中心的规模、布局、用能, 构建以多元异构、集约高效、安全可靠、绿色节能为特征的智能算力基础设施产业体系,《导则》从应用需求、选址布局、资历资质、设计指标、评估检测和用电、碳排放强度等方面对智算中心的建设有详细的标准。
重点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和区块链等创造应用,支撑万亿级参数大模型训练和推理需求,优先满足中小企业、科学研究等人工智能计算需求,在“5+6”垂直领域(智能终端、科学智能、在线新经济、自动驾驶、具身智能、金融、教学、医疗、文化传媒、智能制造、城市治理等),加速大模型新技术、新产品落地应用和迭代,聚焦计算功能、服务提高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高级应用服务导给,深化推进上海市智算中心健壮有序进步,更好满足“十五五”期间持续增长的智能算力需求。
本市新建智算中心守则上应在本市外环以外区域,既有工业区、发电厂区优先,采用先进节能技术集约建设,并兼顾区域经济密度标准;本市中环以内区域禁止新建智算中心,中环及外环之间区域严格限制建设智算中心;边缘智算中心的选址应靠近应用场景。
在选址标准上本市建设智算中心,选址基础条件应符合下面内容标准(节选):
1)应综合思考市电接入的可靠性和扩展性,宜优先利用现有供电资源。宜靠近110kV 及以上等级且配置冗余度高的电源点。宜引入一类市电,市电供电平均每月停电次数不应大于1 次,平均每次故障时刻不大于0.5 小时。
2)宜在直线距离300 米范围有相应水源,水源应充足以满足智算中心冷却用水需求;宜从两个稳定可靠的独立水源各自引入一路供水,以确保用水安全。
3)应远离水灾隐患区域,在园区内选址时,智算中心不应配置在园区低洼处。新建智算中心首层建筑完成面宜高出当地洪水百年重现期水位线1.0m 以上。
企业资质方面:应具备民族或本市主管部门颁发的运营许可,不能失信,鼓励基础电信运营商、数据中心专业运营商、专业云服务商类型的企业进行申报。
人员能力标准:应具备智算中心运维和营运的团队,主要技术人员应具备相关资格证书。
本地服务能力:应在本市具有长期稳定杰出运营和社会化服务能力,数据中心服务能力成熟度水平高,未发生过重大安全事故。
同类“业绩”方面:对于在本地有同类经验的优质主体优先思考,如前期批复数据中心/智算中心项目两年内 IT设备上架率达到 75%及以上的,如果某些建设主体两年内IT设备上架率低于75%守则上不予思考。
新建大型智算中心项目平均机架设计功率不低于12kW,机架设计总功率应不低于24 MW。将基准PUE 作为新建智算中心的准入标准,将综合PUE作为运营期评价的指标,基准PUE严格控制不超过1.25,综合PUE准入值和先进值分别不高于1.22 和1.18。边缘智算中心平均机架设计功率不低于6kW,机架设计总功率应控制在1.2MW内,基准PUE应不高于1.4。
另,根据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底,上海共有超过52家持有互联网数据中心经营许可的企业在上海建设并运营数据中心;已建数据中心标准机架数总数为57.4万个,已建数据中心通用算力规模7.73EFLOPS(FP32);已落地12个大型智能计算中心,涉及智算总规模已超54EFLPOS(FP16)。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民族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赋能新型工业化,推动新质生产力进步的重要指示灵魂及《上海市进一步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方法(2024-2026年)》等政策文件标准,加快推进本市智能算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进步,形成本市智能算力高质量进步格局,在规划和选址、建筑和配套、规模和功能、AI基础设施架构、集约高效、安全可靠、绿色节能、论证、评估和监测以及边缘智算中心等方面规范本市智算中心建设。我委组织编制了《上海市智算中心建设导则(2025年版)》。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智算中心报建单位应依据本建设导则标准,加强可行性研究,认真制定项目方法和建设规划,科学设定或选取项目选址规模、功能定位、技术方法、耗能工艺、服务对象等,严格执行本市对智算中心全生活周期管理的标准。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5年1月9日
(来源IDCE数据中心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