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邮电报 人民邮电报不用外稿
提及格创东智,“工业AI”已成为顶尖频的词汇。11月19至21日,格创东智携“工业AI”公开了2024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以“AI驱动工业 数智赋能制造”为题,将工业AI寻觅之路形成壹个缩影对外展示。
大会期间,工信部新闻宣传中心《人民邮电报》对TCL实业副总裁、格创东智CEO何军就“5G+工业互联网”和工业AI深化融合展开专题对话,为新型基础设施和新质生产力的技术研发、平台支持、场景寻觅、动向解析带来了新的思索。下面内容为访谈实录。
主持人:无论兄弟们是怎样来评价当前我国5G+工业互联网的进步现状的呢?
何军:从现在的进步阶段来看,5G +工业互联网到了壹个高速进步期,5G +工业互联网作为智能制造的进步平台,上面的应用越来越丰盛。回想三年前,大家把这些平台用到制造业工厂,当时的相关应用大多是点状的,没有深入到生产核心。但随着需求侧企业自身能力的进步,以及供给侧的生态丰盛之后,从一般制造业到先进制造业,从原来像 AGV 连接这些非核心的周边应用,逐渐更多深入到生产侧、研发侧,这些应用越来越进入到生产核心。再者,这些应用本身的回报已经越来越显著,过去带来的是连接效率提高。而今,在5G 和工业互联网两个平台的加持下,利用AI 这个新型生产工具,相关应用已经在制造业产生实际回报,不管是良率提高,还是生产效率提高。
主持人:随着人工智能飞速的进步, 5G +工业互联网和 AI 怎样进一步深化融合应用呢?
何军:我经常说现在不是处于工业 4.0 ,而是工业5.0。工业 5.0 跟工业4.0 有特别大的不同差异,工业5.0是要化解生产里人、机器人和 AI 这种新型工具之间的关系,不再是在突出一定要有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工具,而是如何更好将 AI 新型能力,包括底座平台来帮助工厂更智能化。
怎样深化融合,第一,化解人的难题。不仅仅在研发侧,让这个技术更好地落地,更重要的是让工厂一线工程师把 AI 当成Partner 合作伙伴,和AI互相进修,利用AI 这个代理或顾问,更好地在现场优化生产效能或设备管理。因此是能够让生产的一线工程师更好运用AI工具,开展场景创造。第二,化解工厂的创造难题。过去的创造是从上往下,在顶层架构上面,通过外部顾问和工厂 Top-Down 的方法来去推动。然而我觉得需要往下走,在整个机制上革新,驱动来源不应该是外部供应商或IT部门,而要来源于生产,来自一线生产质量研发的工程师,他们才是生产工具的运用方,他们应该去做微创造,这样才能更深化这些 5G +工业互联网+ AI的融合应用。
主持人:AI 在未来不仅一个工具,更多是伙伴。在未来5G+工业互联网进步的动向是如何样的?
何军:从格创东智服务工厂的一线经验来看,未来会有几方面:
第一,平台会被弱化,更多人会不再去提5G+工业互联网,而会越来越多的提应用。想在应用侧怎样去利用好平台,不突出提 5G +互联网技术,更多谈场景、谈应用。
第二,从网络本身特征来讲的话,未来会谈专网应用,如何把 5G 和本地生产的局域网做结合,在具体场景里面来用。比如说半导体工厂,格创东智的半导体AMHS化解方法服务了半导体工厂的晶圆传输,这个场景应用结合了整个5G,加上工厂的局域网络,再加上OHT天车的运营管理体系,再加上算法,这些需要特别稳定的低时延衔接。未来,相信 5G 应用会下沉,从公网到专网,再到壹个具体场景的网络赋能。
第三,从外围辅助转变为核心控制。5G技术加上工业互联网技术会应用在生产最核心的环节,包括说产销研发和生产协同等不同角度发挥更大的价格。
(来源:格创东智Gete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