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人工智能

机构120亿硬扛海康威视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25-03-27
摘要:今年以来,随着AI大模型在全球点燃新一轮科技产业升级热潮,很多国内外软硬科技巨头的股价都迎来了爆发式增长。,机构120亿硬扛海康威视

 

现在以来,随着AI大模型在全球点燃新一轮科技产业更新热潮,很多国内外软硬科技巨头的股价都迎来了爆发式增长。

但作为A股曾经最核心明星大白马其中一个,硬科技属性很高的海康威视,股价走势似乎却让股民们几许感到有点失望。

2024年7月高峰到现在,海康威视累计下跌了50%,市值蒸发超3000亿元,其中,其股价年内下跌9.27%,在一众硬科技巨头的表现中实属少见。

海康威视的市场表现何故如此低迷?更重要的,未来还能杀过来吗?

01

海康威视整体下跌有三年半时刻了,中途因AI概念有所反弹,但很快偃旗息鼓。究其深层次缘故,这和企业基本面持续表现不佳密切相关。

在2024年及以前,海康威视营收、归母净利润在多年时刻内保持双位数增长,市场也乐于给予成长股估值。但之后,企业业绩突踩刹车,和此前高增表现大相径庭。

2024-2024年以及2024年前三季度,海康威视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2.14%、7.42%、6.06%,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23.59%、9.89%、-8.4%。

再看企业盈利能力。截止2024年三季度末,销售毛利率为44.76%,保持相对稳定,但较2024年的46.53%仍下滑1.77%个百分点。净利率方面,新鲜为13.71%,较2024年的21.5%大幅下滑7.8个百分点。

毛利率、净利率表现悬殊较大,主要缘故在于海康威视三费费率持续攀升。一方面,销售费用率持续走高至新鲜的13.37%,创下2006年有财务数据披露以来新高,较2024年大幅走升2.82个百分点。这一定程度上说明安防市场竞争更为激烈。

另一方面,企业研发费用率持续走升,新鲜为13.44%,较2024年大幅上升3.31个百分点。一般来说,企业大力增加研发投入,从长远来看有利于企业增强市场竞争力,不过从中短期来看,对于企业盈利能力伤害较大。

对海康威视而言,增大研发投入或许也是不得不为。由于安防市场很大的壹个特征就是用户分散、应用分散、产品分散,客户定制化属性较高,碎片化场景也需要企业不断加大投入来满足市场需求。

除了这些之后,安防行业从2024年开始逐步进入智能化时代,已经从传统安防设施拓展至通过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提供整体化解方法的玩法上来了,涉及平安城市、聪明交通等重大领域。从2024年开始,安防市场由软硬件产品为主的销售给数据运维、云计算等服务转型更新的动向愈发明显。

安防行业面临市场、技术变革,又遭遇老美的打压,加之华w这类强劲竞争对手介入市场,海康威视或许只有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增强产品竞争力,才能保持原有市场地位。

这其实跟大多制造业企业宿命一样,因市场需求、行业技术不断变革,需要大量投入才能维系原有业务基本盘及增长。这跟茅台这类高级消费商业玩法无法比拟。后者几乎不用啥子研发,市场格局等于稳固,依靠品牌力持续涨价,业绩、盈利能力持续提高(当然现在白酒行业同样也面临不小的增长压力难题)。

02

展望未来,海康威视还有望重回高速增长吗?

这需要从国内安防业务、海外安防业务以及创造业务剖开来进行解析。

海康威视国内安防业务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包括公共服务事业群(PBG)、企事业事业群(EBG)以及中小企业事业群(SMBG)。而以政府客户为代表的PEG业务一度是海康威视最大收入来源,但从2024年开始,却成为企业整体业务表现的拖累项。

2024-2024年,海康威视PBG收入从191.61亿元下滑至153.54亿元,累计下滑20%。2024年上半年,收入为56.93亿元,同比再度下滑超9%。

可见,PBG业务增长已经触及天花板。究其缘故,这跟地方政府财政收入锐减有直接关联,背后又跟房地产周期密切相关。要了解,2024 年是土地财政出现拐点的年份,当年卖地总收入为8.7万亿元,到了2024年仅为5.8万亿元,整整减少2.9万亿元。

土地收入持续大幅下滑,叠加地方又要化解隐形债务风险,地方财政状况等于之紧,天然趋给于减少安防这类城市公共服务的投入。这其实也是海康威视PBG业务持续下滑的深层次影响。

而且,因人口减少、居民杠杆率高企等多重影响,中国房地产周期很难在重回过去的景气大周期。

这样一来,海康威视的PBG业务未来压力也可以说是如影随形的。

除PBG业务外,企业EBG、SMBG业务也有所放缓,2024年上半年同比增速仅为7.05%、0.64%。这些TO B业务跟宏观经济承压密切相关,未来相关需求还要不少的时刻等待明显回暖。

海外业务收入方面,2024-2024年分别为189.26亿元、220.32亿元、239.77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5.09%、16.41%、8.83%。可见海外市场的进步势头确实有所放缓。

究其缘故,2024年之前,海外市场处于全球化环境,海外拓展业务阻碍较小。但在之后,逆全球化态势愈发明显,尤其是特朗普再次当选美国总统,正式上任后,也许会对其他民族大打关税牌,对于全球经济表现均有负面影响和冲击,且加剧了全球化撕裂。

如此局面下,海康威视在海外市场的布局也无可避免遭遇影响。其实,国内另一家安防龙头大华股份早因面临地缘政治冲击,已经出售美国全资子企业,撤离了美国市场。

因此,海康威视针对发达民族市场,资源投放相对紧缩,而是把更多资源倾斜给了进步中民族。当然,进步中民族的市场规模小,好在增速比更高一些。

据财通证券统计,以印度、泰国、印度尼西亚为首的东南亚安防市场这些年的年复合增速有20%-30%,高于英法德为首的欧洲市场以及北美市场增速。

总体看,海外市场对于海康威视的机遇还是很大的,但挑战也不可忽视。

除此之外,海康威视也早已经把一部分精力放在创造业务,试图打造新的增长引擎。这主要包括机器人、智能家居、热成像、汽车电子、存储业务等。

2024-2024年,海康威视创造业务收入年复合增速为65.7%,在2024-2024年随着业务体量增大而逐渐放缓至20%多,显示出了较强的增长潜力。

不过目前创造业务收入和主营安防业务相差数量级,想要在未来成为新的主力增长引擎,同样也还需要不少时刻去成长。

03

因海康威视基本面下滑,公募为首的机构态度也发生了明显变化,纷纷降低持股水平。

2024年6月末,公募基金持有海康威视股数超过15亿,市值高达870亿元,位列第五大重仓股,仅次于贵州茅台、宁德时代、五粮液和企鹅控股。彼时,也一度得到张坤、刘彦春、谢治宇、周应波等顶流基金经理的青睐。

然而,伴随着业绩下滑以及股价下跌,公募基金持有海康威视新鲜股数仅为3.5亿股,较高峰下滑逾75%,顶流基金产品也相继撤离。

不过,也有些机构却逆势而动,某私募自从2024年三季度杀入第五大股东之列,一直持有且有所加仓,新鲜持仓比例为4.24%,市值高达121.6亿元(截止12月19日,较三季度末有所减仓0.22%),位列第四大股东。但目前看,投入回报并不理想,坐了壹个过山车。

除了这些之后,北给资金则因“实体清单”、基本面等多方面影响,持有份额从之前近10%下降至2024年9月30日的0.68%,持仓市值仅20亿元左右。

从估值层面来看,当前海康威视的PE估值为21.76倍,位于十年来估值低位水平。如今国内大量科技赛道都在AI热潮下开始加速焕发生活力,也期待作为安防领域核心龙头的海康威视的估值抬升能早一点到来。

(来源格隆汇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