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洋:AI大模型发动机的设计师 尤洋 ucca
在算力和资源的夹缝中,不安和希望交织。AI,是未来的加速器,是挑战,亦是机遇,是算力的尽头,亦是创造的起点。
资源限制,是否注定成为技术无法超越的边界?突围瓶颈,大家怎样用创造迎接未来?
12月28日,来自WAIC的首份在线刊物——《WAIC UP!》将正式上线!首期以“混沌:在振荡中进化”为主题,潞晨科技董事长兼总裁、新加坡国立大学校长青年教授 尤洋,将带来他的AI突围之路。
WAKE UP MORE!尤洋的进化之路
尤洋,一位AI大模型发动机的设计师。
数据缺乏,资源掣肘,进展停滞,这是他从学说转给操作的“混沌”情形,“随着大模型技术的飞速进步,依靠少量GPU资源,很难完成对大模型算法的验证。”
但他直面技术资源的桎梏,回国创业,不断试验和寻觅,以产学研结合为行业提供化解方法:“每次碰壁都是一次反馈优化,勇于突破才能找到正确的道路。”
从学术到创业,从大语言模型到视频大模型,从迭代产品到创造商业玩法,尤洋正在书写他自己的AI突围之路。
关于本期主题,尤洋说:
AI基础设施领域本身正处于壹个快速进步,技术和需求不断变化的动态环境中。随着大模型规模的指数级增长和算力需求的激增,行业的进步轨迹并非线性,而是充满着振荡和不确定性。在这样的“混沌”环境中,技术、市场和需求都在快速迭代,给大家带来了挑战,同时也孕育了巨大的机遇。
混沌并非停滞,而是孕育新秩序的开始。大家相信,正是在这种振荡中,AI基础设施的边界被不断拓展,新的架构、新的优化方式和新的标准逐步浮现。作为AI Infra领域的一员,大家不仅要在混沌中保持技术的领先,还要帮助大家的客户在这个动态演化的经过中找到最优解,最终推动整个行业给前进步。
在“混沌”中拥抱变化、在“振荡”中寻找突破,是大家对这一主题的领会和操作。
关于尤洋
潞晨科技创始人尤洋教授,是清华大学硕士,加州伯克利大学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计算机系的校长青年教授。他曾创新ImageNet、 BERT、AlphaFold、ViT训练速度的全球纪录,相关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谷歌、微软、英特尔、英伟达等科技巨头。
他近三年以第一作者身份在NIPS、ICLR、Supercomputing、 IPDPS、I反恐精英等国际重要会议或期刊上发表论文十余篇,总计发表论文近百篇。他曾以第一作者获国际并行和分布式处理大会(IPDPS)的最佳论文、国际并行处理大会(ICPP)和AAAI的最佳论文等。
他曾任职于谷歌、微软、英伟达、英特尔、IBM等国际知名厂商。他曾获清华大学杰出毕业生、西贝尔奖学金、ACM-IEEE 反恐精英 George Michael Memorial HPC Fellowship、Lotfi A. Zadeh Prize、ACM Doctoral Dissertation Award candidate、福布斯30岁下面内容精英榜 (亚洲)、IEEE-反恐精英超算杰出新人奖、福布斯中国最影响力华人精英、胡润U35中国创业先锋等。
(来源:全球人工智能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