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人工智能

2024中国工业软件行业年度观察 2024中国工业软件大会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25-03-27
摘要:2024 中国工业软件行业
年度观察
数字化工业软件联盟(广东省数字化学会)
工业软件行业观察编写组
( 2025 年 3 月)
2023-2027 是我国工业软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攻坚阶段。,2024中国工业软件行业年度观察 2024中国工业软件大会

 

2024中国工业软件行业

年度观察

数字化工业软件联盟(广东省数字化学会)

工业软件行业观察编写组

20253月)

2024-2027是我国工业软件提高自主创造能力的重要攻坚阶段。去年大家公开了2024中国工业软件行业年度观察》,现在大家继续拓展资料2024年中国工业软件行业发生的新进展、新变化。

2024年,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国内经济增速放缓,然而中国工业软件行业仍然持续蓬勃进步。整个行业克难奋进,国内工业软件研发攻关不断深化,取得阶段性成果;在政策和需求红利催化之下,国内工业软件走进更多企业,突破了企业“不敢用”、“不想用”的局面。

2024年,工业软件行业延续了2024年的积极进步态势,并出现新一代AI和工业软件融合、新场景新玩法涌现、打造平台实现连点成线等新亮点。

同时,大家看到国内工业软件行业的难题依然突出:大多数企业“小弱散”、部分产品低水平重复建设、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应当加大并购整合力度以推动行业的高质量进步。

伴随着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商业航天、新型储能等新兴产业大放异彩,我国的新型工业化迈出坚实步伐。作为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支撑,中国工业软件的进步任重而道远,大家坚信:脚踏实地,路阻且长,行则将至!

2024年行业呈现三大新亮点

2024年,中国工业软件行业涌现出新一代AI和工业软件融合、新场景新玩法涌现、打造平台实现连点成线等新亮点,国内工业软件在创造进步方面取得新进展。

亮点1:新一代AI和工业软件融合

近两年,全球新一代AI技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凭借强大的天然语言处理能力,实现了和人类天然、流畅的对话和交互,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AI应用热潮。2024DeepSeek等本土化AI大模型不断实现突破,展现出强大应用、卓越性能和低成本优势,为新一代AI技术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新一代AI技术对全球各行业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也成为了推动工业软件行业进步的新动力,引发了新一代AI和工业软件融合的新浪潮。

当前,AI + 工业软件”在赋能制造企业提高效率上成效显著,已成为国外工业软件厂商的热门进步路线,呈现高速进步态势,未来还将在更多领域和场景发挥重要影响,深刻变革国际工业领域格局。

在研发设计环节,国外工业软件厂商借助AI实现设计自动化以提高效率和质量。如达索体系在3DEXPERIENCE World 2024 大会展示的“Magic SOLIDWORKS”,能自动设计生成3D零件;AutodeskAIGC 3D工具Bernini,通过天然语言输入生成3D模型;Ansys针对CAE行业推出SimAI应用,输入设计形状就能用机器进修算法预测模拟结局;Cadence推出CelsiusStudio提供AI散热设计解析方法,以及MillenniumEnterprise Multiphysics Platform(多物理场体系设计和解析平台)生成多物理场数据和数字孪生可视化效果;新思科技公开3DSO.ai,实现AI驱动型3D设计空间优化;Zoo.devText-to-CAD工具,可解释文本提示生成可编辑的3D文件。在生产制造环节,国外工业软件厂商利用AI优化生产流程。西门子推出Industrial Copilot for Engineering,能自动生成复杂PLC代码和HMI图形化界面,已应用于德国舍弗勒产线;艾默生公开Ovation GenAI,能基于姿势进行员工培训、自动化安排任务,还能挖掘解析数据提供运营洞察和决策支持。

2024年,新一代AI技术在国内亦迎来了蓬勃进步的黄金时期,成为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强大引擎。国内工业软件厂商敏锐认识到“AI+工业软件”是未来行业进步的创造路线,纷纷调整战略、踊跃变革、加大投入、积极布局,涌现出一批最新的“AI+工业软件”新应用,呈现出方兴未艾的局面。

CAE领域,十沣科技新一代产品集成了自动化数据管理、大模型训练和工业应用部署功能,能够实现从快速预测到快速设计的全流程优化。例如,在风资源评估中,利用深度进修算法,通过解析地形数据(如风速、风给和海拔)快速生成高精度风场预测,显著提高了效率。

在三维CAD领域,新迪数字和gNucleus Al联合推出GenAI+CAD软件gNucleus.ai,支持文生CAD零件、图生CAD零件和文生CAD装配,将能够更好地满足工业设计、产品外观优化、快速原型设计等多场景需求。

EDA领域,比昂芯利用AIAIGC技术自动生成AMS电路前端设计,提出了具有倾败性的底层电路单元、模块以及版图的自动化设计方式,大幅减少了手动设计职业量。

MOM领域,能科科技利用AI大模型技术打造产品,打造了工艺设计辅助、工艺优化、生产排程、生产经过监控及基于数字主线的制造大数据闭环应用等多个AI场景化应用。

第四届工业软件创造应用大赛以AI+工业软件”为主题,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的AI创造和应用项目,有98家队伍参和比赛,有41支队伍入围决赛,13支队伍获取技术创造奖,13支队伍获取应用场景创造奖。 

当前,国内工业软件和AI融合仍处于起步阶段,但上述各工业软件厂商的积极寻觅已初显“AI+工业软件”的巨大潜力。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十一在第八届全球浙商上海论坛上提出[1]:工业软件和AI融合将引领传统产业的未来;行业知名专家赵敏在2024年工业互联网金紫竹论坛上提出[2]:“工软+工互+AI+其它”归一的大集成、大融合时代已经到来,新一代工业软件、新一代工业互联网、新一代人工智能必将走到一起。

亮点2:新场景新玩法涌现

2024年国内工业软件行业在应用场景拓展方面积极寻觅,涌现出聪明云工厂、工业软件不收费版本等新场景新玩法。

聪明云工厂:以新一代工业软件云平台为基石,以订单等价格服务驱动业务一体化融合为手段,以产业集群竞争力提高为目标的一种网络化制造新范式。2024年,聪明云工厂新玩法开始应用在模具、电子信息、机械装备等行业。

2024112日,广东中泰工业科技股份有限企业和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企业联合举办的模具聪明云工厂项目启动会在江西修水县模具数字产业园顺利举办。该场景通过共享平台和数字化转型来进步效率和降低成本,提出了中国工业软件新的进步路线和商业玩法的也许性。

模具聪明云工厂是1个产业运营服务商+中央平台共享中心+N家模具云盟工厂”玩法的新型集约型产业集群,能够实现产业资源最大化利用。中泰打造模具数字化百亿产业园作为实体平面,华为云为模具产业服务平台提供数字化化解方法,建设数字平面。

华为云将联合各工业软件伙伴(新迪、安世亚太、天喻、中望等)打造面给模具行业产品开发工具链,支持模具工程经验数字化,服务共享设计中心,为内外部设计师提供在线共享协同设计能力。

行业知名专家赵敏认为[3]:在聪明云工厂运营玩法下的新一代产业集群,可以不限时刻和地点,接入云端设计者(各类企业、设计院所、自在职业者)和其它行业的聪明云工厂,随时随地进行全球化、多行业交叉的、跨界融合的设计和制造。

工业软件不收费版本:为了普及复杂、专业且昂贵的工业软件,国内工业软件企业提供永久不收费的个人版本,大大降低运用门槛,使其能够被更广泛的普通用户所运用和掌握。比如:2024年上海新迪推出面给个人用户、完全不收费的天工CAD个人版,近年来山大华天、北京精雕等也推出了类似的面给个人用户的不收费版本。

行业知名专家田锋认为[4]:不收费经济学在中国工业软件产业有巨大进步前景,其具体行为包括打造工业软件云平台、工业软件的基础版本不收费提供。不收费不是目的,是吸引用户的手段,让尽量多的用户运用,获取用户流量,让生态运转起来,接着利用流量设法变现。其实,就是从中挖掘具有顶级需求的用户,有偿提供增值服务和顶级模块。

工业软件不收费版本的推出使得更多的人能够参和到工业产品的设计和创造中来,激发了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伴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开源化的进步,工业软件普及化将成为重要动向。

亮点3:打造平台实现工业软件“连点成线”

2024年工业软件行业从工具链集成平台和创造合作平台两方面进一步用劲:多个工具链平台集成方法公开以支持工业软件“连点成线”;同时创造合作生态平台纷纷建立,借助合作平台“串珠成链”。

工具链集成平台使企业在产品设计、仿真和工艺等全流程中实现数据的无缝管理,通过平台各类数据能够在同一环境下进行交互和共享,构建起以人物、业务、流程为中心的数字化协同环境。

20241129日,华为云在2024中国(深圳)工业软件产业进步论坛上,联合生态伙伴公开了华为云硬件开发工具链化解方法新鲜能力、进展和成果。华为云硬件开发工具链通过“平台+APP”的玩法,实现工具软件和数据管理平台的解耦,让工具和数据分离。并致力于打造工业数字底座黑土地,支撑伙伴点工具“连点成线、串珠成链”。

2024年各地纷纷成立工业软件应用创造中心、研究院、实验室等行业联盟,加速生态培育和成果转化。 

《工业软件云战略》一书提出:企业数字化需要跨部门和跨企业协同,“小、弱、散”的国内工业软件产业更需要大协作。必须把工具“连点成线”才能支持组织的高效能运作。为此数字化工业软件联盟(广东省数字化学会)积极倡导云化和服务化架构,制订系列CAX工具的数据、文件、API标准,支持用户企业将国内软件工具“连点成线”。

2024年行业面临的难题

全球工业软件通过不断并购日益集中化,而中国工业软件行业依然面临“小弱散”,部分产品低水平重复建设、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等难题,行业需要加大并购和整合力度来化解这些难题。

难题1:大部分企业“小弱散”

《工业软件云战略》一书提到:中国工业软件企业整体呈现“小(50%企业人数在200人左右)、弱(整体竞争力不强)、散(大多数只在特定行业或单点有竞争力)”的状况。整个行业缺乏领军企业来主导和推动工业软件行业的整合。

►中国工业软件企业数量众多但规模普遍较小。根据工信部公开数据,2024年前11个月,工业软件产品收入2682亿元。据天眼查统计,截止目前的应用开发相关的工业软件企业数量30000+家,企业平均收入差点900万。

►产业集中度较低,难以形成规模效应。根据CIMData报告,中国PDM市场国内CR5企业仅占据约20%份额,其他众多国内中小企业同享剩余40%份额;中国CAE市场国内CR5占据差点15%份额,其他众多国内中小企业同享剩余的35%份额。

►企业之间各自为战,难以形成强大的合力。工业软件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难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制约了企业之间的合作。造成这种状况的部分缘故在于:

1. 竞争压力。工业软件市场竞争激烈,企业为了保持竞争优势,往往选择封闭式进步。

2. 标准缺失。工业软件领域标准的缺失导致企业各自为战,难以形成合力。

3. 协同不足。鼓励企业间协同进步的政策支持力度、协同技术平台和生态平台建设都有待加强。

难题2:低水平重复建设

工业软件尤其是研发设计类软件,目前参和建设的厂商众多,呈现产品功能同质化、产品能力偏低、市场竞争内卷等局面。

以研发设计软件的基础核心组件三维几何建模引擎为例: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只有约8000万美元,目前国际商业主流三维引擎以西门子(Parasolid)和达索(AI反恐精英CGM)两家为主,而国内有约10家企业挤入该赛道。三维内核引擎的开发需要巨大的研发投入、持续的迭代改进、以及三维CAD/CAE等应用厂商的应用验证配合,行业明显呈现出分散重复建设的局面。

在国内仿真市场领域,行业知名专家田锋认为在当前中国仿真市场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众多企业集中在基础功能开发,如在结构力学、流体力学等基本仿真模块上反复投入,却没有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级产品。以仿真行业为例,低水平重复建设具体表现在:

功能同质化:许多国内仿真软件在功能上高度相似,缺乏差异化创造。以某大型央企集团为例,其重大装备研制中广泛应用结构解析软件,其中90%以上依赖进口;国内结构解析软件整体大部分功能相近,重复建设严重。

资源分散:企业各自为战,研发资源分散,难以集中力量攻克核心技术瓶颈,导致整体技术水平提高缓慢。

产品偏低端:开发的仿真软件偏基础功能,难以满足复杂需求,且难以在高级制造业进行推广。

难题3: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2024年工业软件领域的融资事件、融资金额相比2024年创造低,融资环境进入寒冬。据牛透社统计,2024年工业软件领域融资事件24起,同比减少了30%以上;融资金额约20亿,同比减少10%左右,且融资给头部企业集中。

纵观整个ToB软件市场,技术支撑、垂直行业、工业软件这三大类连续两年保持为融资核心领域的TOP3。其中,2024年是近四年里的“融资高峰年”,随后几年进入调整期,2024年间无论融资数量还是金额大幅下滑,这和宏观经济环境、资本市场收紧及行业泡沫清理密切相关;2024年的回升显示行业逐步走给理智,优质项目开始从头受到资本青睐;2024年融资总额未见显著复苏,但行业资金更加聚焦于核心领域和头部企业。

针对工业软件行业上述难题,怎样化解并走给高质量进步成为当务之急。

知名行业专家林雪萍和易赋指出:并购和整合是工业软件巨头近二十年来进步的主旋律,工业软件巨头的企业成长史就是一部并购史[5]2024年全球工业软件领域再掀并购巨浪,以新思科技史无前例的350亿美元收购Ansys为最。国际工业软件,进入活火山一般的活跃交易期,而且往往都是以大型交易为主力战场[6]

一方面,工业软件巨头之间进行并购整合,补全能力版图;另一方面,工业巨头也不断并购工业软件企业,强化自身软件实力。 

反观国内工业软件行业,总体上工业软件企业并购数量不多,并购金额不大。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电子五所研究员谢克强等提出工业软件行业并购的逻辑在于:工业企业软件化动向标准进行并购整合,工业软件进步规律标准进行并购整合,工业软件企业进步壮大标准进行并购整合。国内工业软件并购整合迫切需要政府和资本加大扶持力度,谢克强提议:

1. 体系谋划海外并购工业软件企业

近期并购以欧洲和日本工业软件企业为重点。瞄准具备底层核心技术但市场欠佳的中小企业,推动国有资本和民营企业紧密合作,联通香港资本市场打通境内外并购资源,并注意规避风险。

 2. 鼓励国内企业之间开展并购合作

一是鼓励大型制造企业并购国内工业软件企业。推动央国企“链主”企业并购或战略投资国内工业软件企业。二是鼓励国内工业软件企业以合作促合并。

 3. 做好企业并购的支撑和帮扶职业

一是设立大型引导型并购基金支持企业并购。鼓励资本和政府组建大型引导型并购基金,支持国内企业围绕工业软件,面给企业并购重组、成长型企业、海外并购等路线进行投资。二是加强咨询服务,并提供并购指导。

 4. 企业勤练内功,增强生态整合能力

国内工业软件企业应该静下心来修炼内功,避免资源分散、人才流失。当企业具备足够的技术实力和资金支持、能实现产品落地、能做产业生态并有强大并购整合能力时,并购便成了水到渠成的事务。

2024年行业大事记

2024年,中国工业软件行业在政策、标准、产品、会展、竞赛、产教融合等方面继续保持活跃。

1、工业软件标准建设

2024年,融标委、信标委积极推动行业标准、团体标准的立项职业。数字化工业软件联盟(广东省数字化学会)构建新一代工业软件标准体系架构,积极推动工业软件团体标准的制订并推动五项行业标准立项。 

2024年,数字化工业软件联盟(广东省数字化学会)制订和公开了多项团体标准。

2、工业软件相关政策

2024年,工信部等多部委、各地方政府进一步出台工业软件相关政策,其中《工业重点行业领域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指导》提出了2027 年完成约 200 万套工业软件和 80 万台套工业操作体系更新换代任务。

3、工业软件会展和竞赛

2024年各地举办了多个重要的工业软件会展,推动工业软件的技术创造和应用进步。 

2024年,举办了多个重要的工业软件竞赛,为工业软件领域的专业人士和学生提供了探讨、展示和合作的平台。

4、新公开的工业软件产品

2024年,国内工业软件厂商推出了若干款最新产品和年度版本,覆盖CADCAEEDAMBSEPLMMBM、内核引擎、工具链平台等多个产品领域,极大填补了研发设计工业软件领域的空白,为国内工业软件的国内替代夯实了基础。

5、工业软件产教融合

2024年,国内举办了多个产教融合相关活动主题,在促进学术界和工业软件行业探讨合作的同时,也为学生、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探讨和操作机会。通过教学、产业、人才的融合,推动工业软件行业的科技创造和中国制造业的转型更新。 

拓展资料

2024年是中国工业软件行业继续进步的一年,出现了多个新亮点;同时大家也看到,整个行业在规模、应用、融资等方面仍面临各种困难。2024-2027是我国工业软件提高自主创造能力的重要攻坚阶段,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期待2025年工业软件行业谱写新篇章!

(来源:先进制造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