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改变外卖与物流 ai改变外卖与物流的关系
两日的展馆逛下来,发现硬科技和车企几乎占据了大半江山。这是2024全球人工智能大会留给记者最深的印象,也恰恰说明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从纸上蓝图走到了现实中。
无论是自动驾驶、无人配送还是聪明城市,AI都在加速渗透。7月8日,美团在全球人工智能大会上公开了其自研的无人机以及其他无人配送产品,并希望在未来打造壹个3公里、15分钟送达的低空物流网络。
在美团顶级副总裁王莆中看来,城市低空飞行已开始从民用拍摄,转给大规模的工业用途,这是未来十年、二十年科技创造重要的机遇。“无人机+生活服务场景的结合,将是建设城市低空物流网络的最佳途径。”
事实上,无人配送领域除了无人机以外,物流机器人、自动驾驶卡车等等黑科技都在本次大会上一一公开了。未来,基于智能调度体系、无人机、自动驾驶等技术构建的物流路网,多种人机协同的末端配送玩法,有望形成无人配送的整体化解方法。
只不过,对于普通用户来说,真正从体感上感知到这一变化,或许还需要等三五年时刻。
搭建低空基础设施
在未来,或许你可以尝试到这样的场景:通过手机下单一份外卖,骑手取餐后将餐品放置在一架无人机上,随后配送至你附近的外卖取餐柜,你只需要扫码即可取餐,整个经过只耗费15分钟。
这样的画面是美团在现在全球人工智能大会上通过一架拥有六个桨叶的无人配送机所勾勒出来的。从第一届大会上无人配送车的初公开了到现在无人机的备受瞩目,人工智能对未来外卖行业的改造又被赋予了一层新的期待。
王莆中说明,不久前,在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城市,美团自主研发的无人机成为抗疫一线的参和者,搭建起“门到门”的物资运送“空中通道”,完成了给隔离区居民配送药物等紧急物资的任务。
美团早在2024年就启动了无人机配送服务的寻觅。截止到2024年6月,美团针对城市末端配送场景,自主研发FP400系列机型的无人机,已经在北京、深圳两地测试场完成超过20万架次的飞行测试。
当下城市低空物流网络已现雏形,由配送无人机、自动化机场和符合监管部门标准的智能调度管理体系三部分组成。“美团在本地生活服务的路上,到了需要再上壹个台阶的时刻点,必须在科技上大力投入。”美团无人机业务负责人毛一年说明道,美团无人机服务场景还需搭建健全的低空基础设施,即结合城市低空的数字化云端体系和物理化基础设施。
值得关注的是,无人机配送终端作为物理化基础设施的重要环节,此前,美团已在布局社区智能取餐柜,针对公寓、楼宇等场景提供地面接收装置。毛一年还提及未来将和万科合作,联合改造建筑设施,用户有望在家打开厨房储物柜就能提取货品。
面对市场越来越旺盛的消费需求,骑手和无人机将会形成协同互补关系,共同打造地空一体城市末端配送网络。毛一年进一步解释道,“无人机和骑手是协同关系,是对现有人力的补充。目前无人机需要取餐员进行餐箱放置,未来骑手经过培训也许是运维工人,是换电站的职业人员,也有也许成为无人机的专业人员,很多人物未来会产生变化,然而能效肯定是提高的。”
规模化应用需等五到十年
和此同时,不仅是无人机配送服务,自动驾驶赛道也如火如荼。
此次大会上,国内自动驾驶企业小马智行也带来在自动驾驶方面新鲜的进展。小马智行的Robotaxi将正式落地上海,上海也成为小马智行继广州、加州、北京之后的第四个落地Robotaxi的城市。而在自动驾驶卡车方面,其自动驾驶卡车目前已经进行了200多天的道路测试,运送货物13650吨,商业运营里程达到37466公里。
并非孤立,在制造工厂窄小空间内,借助自动驾驶来化解运力难题的还有优必选科技。其中,AMR物流机器人可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物流仓储、3C等人机混合、场景复杂、定制化标准高的场景,有效应对复杂场地环境和随时也许变更的行进路线,确保复杂场景中的人、货、设备安全。
在不同场景里,无人配送都在突飞猛进的进步中,但进步的道路并非坦途一片,无人配送技术仍面临很多困难。“目前看来,无人配送小车可以很快地上路,出事故的危险系数也低一点,然而想要真正做到成熟,并没有想象中这么简单。”小马智行副总裁、北京研发中心负责人张宁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认为,技术泛化能力一个难点。对于无人配送小车而言,打通一两条的配送线路产生的商业价格也许相对有限,但对于卡车物流来说,如果能打通京广、京沪线,这类线路的价格就难以估量了。
另一方面,自动驾驶技术的领先也带来了相应的社会认知、社会接受度和法律法规的滞后难题。“事物诞生总是有一定的规律的,大家很难标准政策走得比技术更快。”张宁进一步解释道,“政策滞后于技术半年到一年的时刻并不会太大地阻碍技术进步。反之,一些政策条例和法规如果能在半年到一年内随之跟上,其实会促使这个行业进步得很好。”
同样作为新技术在生活场景中的运用,商用无人机领域在政策、法规方面还存在空白区。据毛一年说明,目前我国对低空空域改革放开力度大,美团也在协同政府一起推动行业标准的建立和落地,并把政策落实到具体的方式上。而无人机配送规模化的应用,也有望在未来5~10年落地。
可以预见的是,在不远的未来,基于智能调度体系、无人机、自动驾驶等技术构建的物流路网,多种人机协同的末端配送玩法,有望形成无人配送的整体化解方法。王莆中表示,在未来城市的生活服务中,技术的变革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人工智能技术和机器人相结合的自动化设备,在一些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和应急事件中,正扮演越来越重要的人物,逐步成为人力救援及配送的重要补充力量其中一个。“虽然这仍是一件中长期的事务,但大家愿意面给未来投入,继续在无人驾驶技术和智能机器人技术方面进行寻觅。”
(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