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人工智能

万钢:新一代人工智能系统性突破着力点在哪里

作者:admin 更新时间:2025-03-27
摘要: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已达到3031亿元,同比增长15%,高于全球增速。,万钢:新一代人工智能系统性突破着力点在哪里

 

  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已经达到到3031亿元,同比增长15%,高于全球增速。怎样把握新一代人工智能创造进步的路线和途径?万钢给出的回答是,要加速人工智能从单项技术给集成技术进步、从单体智能给群体智能演进、从数据驱动给场景牵引拓展。

500)this.width=500">

  8月23日上午,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数字经济产业论坛、2024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在重庆同期举行。在主论坛演讲阶段,十三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作了现场演讲。

  万钢首先对重庆在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进步方面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他说,人工智能正释放着驱动产业变革的巨大能量,带动着数字经济的进步。随着各行各业的融合程度不断加深,智能化正在为产业赋能、为生活添彩。

  人工智能的技术进步水平不断提高,新一代人工智能正在从感知智能走给认知智能。人工智能的行业应用广度日益拓展,正走出实验室,进入制造、交通、商贸、法律、消费、服务以及城市管理等生产生活场景,为经济进步和社会提高注入源源不断的创造活力。人工智能的产业生态体系也在逐步完善。

  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已经达到到3031亿元,同比增长15%,高于全球增速。怎样把握新一代人工智能创造进步的路线和途径?

  万钢给出的回答是,要加速人工智能从单项技术给集成技术进步、从单体智能给群体智能演进、从数据驱动给场景牵引拓展。加快新一代人工智能的体系性突破,要从哪些方面着力?

  万钢给出了三点提议:

  第一、要突破相关前沿领域和决定因素技术,在人工智能上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所谓自立自强,首先是‘立’在深入基础研究,而‘强’在提高原始创造能力。”万钢称。

  第二、要围绕强化数字转型、智能更新、融合创造支撑,来布局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同时,还要重视人工智能的伦理研究和科学普及,协同推进人工智能的伦理、道德、标准、法规研究,面给社会关切解疑释惑,努力消除姿势鸿沟、数字鸿沟和智能鸿沟。

  第三、要加强人工智能领域的高水平放开合作,坚持全球胸怀和创造自负,更加积极融入到国际人工智能的创造生态,倡导放开开源共享的理念,参和人工智能全球研发应用和产业分工,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完善和进步。

(转载)